【www.0477edu.com--知识百科】
在立夏这天各地的食俗都有所不一样,那么在东北会有怎样的饮食习俗呢?下面由烟花美文网小编为你整理的东北立夏的饮食习俗,希望大家喜欢!

东北立夏的饮食习俗
“立夏”这天,赣东北有吃“立夏馃”的习惯,就像清明吃艾、端午吃粽子、重阳吃桂花酒一样,从老一辈那儿流传下来。
立夏馃”的制作很简单:将大米煮得半熟、捣烂、揉搓、压成块、切成片、用油煎炸,谓“干”;搓成似汤圆的小球,再加上蘑菇、蒜苔、青椒、豌豆、蚕豆、小南瓜、马铃薯等多种春季蔬菜汤煮,谓“汤”。“干”用手抓着吃,喷香可口;“汤”则不分大人小孩,都用大碗盛着吃,以示丰盛,味道也是极美的。
吃“立夏馃”表示送春迎夏,喜庆春收。新上市的蔬菜瓜果,能加的都要加进“立夏”中,品种越多越喜庆。“闲了一冬,忙了一春”,旧时得不到温饱的农民,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能饱食一顿“立夏馃”,便是最大的满足。所以无论再穷苦的人家,就是借米,这一餐“立夏馃”也是要吃的,以讨个“春收富实”的年成。如今农村吃“立夏”的档次高了,上等的白米还要加入少许的糯米,吃起来糍而不腻。若是“汤”,则必加进瘦肉、香菇、木耳、墨鱼、竹笋、虾米等。
“立夏馃”还有早、中、晚餐吃的区分。据说早吃补脑,中吃壮腰,晚吃健腿。这当然只是一种民间的说法。“吃了‘立夏馃’,农家门挂锁”。立夏时节,麦子要打场,油菜要收获,禾苗要管理,夏茶要收摘,农家别提有多忙乎了。
老北京立夏吃什么
1、面条
立夏时节,正是小麦登场的时节,老北京讲究吃面,意在庆祝小麦丰收。据说,立夏吃面这个习俗源于晋代。那时,吃面是为纪念北方麦收后的喜庆尝新,又寓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有句话说得好:入夏面新上天。其寓意立夏吃面可强健体魄,为人们带来好运。
老北京喜欢吃炸酱面。炸酱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和蛋白质,营养很饱满。但是炸酱面的猪肉脂肪含量过高,常吃者易发胖,容易造成油脂摄入超标。建议在食炸酱面时,可少放点瘦猪肉,多放点黄瓜,萝卜丝等配菜,以此降低一碗炸酱面所含的热量。
除了炸酱面,北京人最爱吃的还有打卤面。做打卤面要先把黄花、木耳、口蘑用热水发开,洗净后,不要倒掉发蘑菇的水,滤出后打卤用。取汤锅加葱姜和煮熟的五花肉切薄片,与黄花、木耳、口蘑一起放入锅里加入煮肉的汤和发蘑菇的水,加入盐、酱油调味后勾芡,再加入打散的鸡蛋,取出倒入汤盆,卤就做好了。在起锅之前,用铁勺炸点花椒油,趁热往卤上一浇,嘶啦一响,椒香四溢,就算大功告成了。
2、扒糕
另外,老北京人立夏时还要吃扒糕。扒糕做起来很简单,其实,就是用荞麦面制作的。夏天凉吃,冬季可用油来煎着吃,佐料配以腌胡萝卜丝、蒜泥、辣椒油,还有就是用芝麻酱、芥末酱、酱油、醋等混合勾兑的酱料,吃起来很好吃。
扒糕的颜色虽不好看,但很多老北京人仍钟情于扒糕。主要是因为扒糕的原料“荞麦”有很大的营养价值。据《本草纲目》中说荞麦“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能炼五脏滓秽。作饭食,压丹食毒,甚良”。
现在经科学验证,认为荞麦是含有磷、钙、铁及氨基酸、脂肪酸、亚油酸多种维生素的营养食品,对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有食疗的作用,是这些患者的首选食品之一。但荞麦属寒性食物,而且不宜消化,所以不可多吃。
立夏还有“立夏尝鲜”之俗。人们品尝时令食物,以求健康吉祥。诸如吃樱桃、芽笋、青蚕豆、蒜苗、苋菜、青梅等新上市的水果和蔬菜。在吃以上美食的同时,不妨多食用时令食物。
3、夏饼
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夏饼又称麻饼,形状各异,有状元骑马、观音送子、猴子抱桃等,现代多以海蛎饼代替。而夏饼经常用于母亲送给已出嫁的女儿。在立夏吃夏饼,有不病夏、不瘦夏之说。
制作夏饼并不复杂,有甜、咸两种,甜的主要加以芝麻,白糖;咸的,则更为丰盛,伴以盐、韭菜、肉末、虾米、香菇、胡萝卜、鸡蛋等。
夏饼是将和好的面压成薄饼,里面包上肉丝、韭菜等,放入锅中煎炸制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面饼,话丰收,其乐融融。
宁波立夏习俗吃什么
1、黑米饭糕
黑米饭糕也是宁波传统的立夏点心之一,是将乌树叶捣烂泡水后,用乌树叶汁泡糯米使其染色变黑,再将泡好的黑糯米加糖蒸熟后手工压制成糯米糕,吃起来有一股淡淡的乌树叶香味。
据说立夏吃乌米饭的习俗来源于战国孙膑斗庞涓。二人同在鬼谷子门下求学,庞涓妒忌孙膑才华,而陷害,庞将孙关入猪圈,百般折磨。孙膑为骗庞涓生存,装疯卖傻,用乌树叶浸拌米煮成饭捏成团子,因与猪粪形似,而骗过庞涓。孙膑吃乌米饭正巧立夏,于是此习俗流传下来了!
2、蛋
吃茶叶蛋和撞蛋,也是老宁波的重要习俗。老底子宁波人在初夏时节注重养生。“立夏吃只蛋,石板会踏烂”,说的就是在立夏当天吃茶叶蛋,会有好的体魄。
在宁波,历来有立夏这天用红茶或胡桃壳煮蛋相互馈赠、用彩线编织蛋套挂在孩子胸前、小孩拄“立夏蛋”游戏等习俗。
3、倭豆饭
这道吃食跟戚继光抗倭有关。相传,当年戚继光率兵在余姚沿海抗击倭寇,戚家军奋勇杀敌,所向披靡。将士们每杀一个倭寇,就会摘一颗蚕豆,用线串好挂在胸前。蚕豆的颗数就代表杀敌的人数,以豆数多寡记功论赏。因此,在宁波周边地区,蚕豆也称为“倭豆”。
立夏前后,鲜倭豆恰好上市。倭豆饭就是用倭豆煮饭:倭豆剥肉,米是糯米,最好再配一些火腿(切丁,咸肉亦可),一起煮成饭即可。猪粪形似,而骗过庞涓。孙膑吃乌米饭正巧立夏,于是此习俗流传下来了!
4、黄精
立夏前后是进补的好时节!春夏之交,人的免疫能力处于相对低谷期,身体需要调养。旧时,宁波人通常会在立夏前后,上山采挖一种叫黄精的中药,取其根茎,单独炖煮或和全鸡一起熬煮后食用,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等功效。
《日华子本草》记载:黄精“补五劳七伤,助筋骨,止渴,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适用于干咳痰少,食欲不振,健忘,心悸等症,还能抗衰老益寿,有“黄精代参芪”的美誉。
5、脚骨笋
老宁波立夏吃“脚骨笋”是诸多习俗中不得不提的一个。立夏至,农忙开始,大家自然希望“脚骨健”(身体康健),因此吃“脚骨笋”也成了民间祈求健康的一种借代。
无论是用传统的乌笋、野山笋,还是用常见的雷笋,吃“脚骨笋”的重点还在于形状,将笋拍裂成扁形,切成4厘米左右一段,形同脚骨,吃了才能“脚骨健健过”。
6、君踏菜
软菜在宁波,另有个名称,叫“君踏”。说起“君踏”,有一个风趣的传说,据说南宋建炎年间,金兵入侵中原,康王赵构为了逃避金兵,从杭州市落难至宁波。金兵尾随而来,他落荒而逃,从江北一片菜地经过,把蔬菜踩的面目全非。当晚下了一场春雨,田里被踩踏过的那些蔬菜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第二天竟恢复原貌,郁郁葱葱。于是,民间就把这种蔬菜称为“君踏”,意思是“君王踩踏过的蔬菜”。
立夏吃软菜即寓意像“君踏”那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终年生机勃勃,健康长寿。此外,软菜性凉,熟后柔滑,传说立夏吃了,一个夏季可保持皮肤光滑,不生疮疖。
7、黑饭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在宁波很多地方都有“黑饭节”,为此还有一首诗:四月八来见绿秧,背着黑饭踏田坎,春风吹开葫芦盖,隔天十亩扑鼻香。很多人以为黑饭是黑米做的,其实它是用白米做的。
本文来源:http://www.0477edu.com/thread-4134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