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0477edu.com--知识百科】
冬天就快来临了,很多人弄不清楚是立冬进补还是冬至进补好,立冬进补既可以防病治病,还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下面烟花美文网小编整理了立冬进补还是冬至进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立冬进补还是冬至进补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具体讲,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能较好地发挥其滋补功效,充分说明在这一天前后进补最为适宜。
一、进补要三注重
冬至进补应遵循保持机体平衡、改变虚弱状态、增进身体健康的原则,一定要注重保暖、御寒、防噪三个功能。
1、要注重保暖功能。严冬天气寒冷,身体机能减退,要多吃一些能增加热能供给,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像肉类、蛋类、鱼类及豆制品等。
2、要注重御寒功能。医学研究表明,人怕冷与其体内缺乏矿物质有关。因此,应注意补充矿物质。平时人们一般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来进食。如果能做到不偏食,就可以保证人体对钾、铁、钠等矿物质的需求。
冬令特别怕冷的人,可多补充一些连根带皮的蔬菜。专家认为,这类蔬生长在土壤里,其根部和皮壳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及营养素。
3、要注重防燥功能。冬季气候干燥,人们常有鼻干舌燥、皮肤干裂等症状,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相当必要。维生素B2来自于动物的肝与禽蛋及畜乳中;维生素C主要来自新鲜蔬菜和水果中。
立冬这样进补暖和整个冬天
传统习俗从立冬开始到冬至前后是养身进补的好时机,各种炖盅养生料理在这时节吃,正好可以让你暖暖过个冬。人体在夏季时体内蓄积了许多湿气,立冬之后,气候越来越寒冷,除了要“吃补”补充体力对抗寒冷的大气,也要吃些去湿的药膳,如以茯苓等中药材熬的汤头,再搭配食材,就能既保健又兼得美味。
由于现代人工作忙碌,不少上班族都会定时报到,如女性朋友们“时间”到了,就会点份四物炖鸡汤,补血调理一下,忙碌用脑的上班族则喜爱点用有助提神醒脑的五味石斛炖鸡汤。
另外,最近气候变化大,感冒、咳嗽的病号不少,可以来份具有清肺、止咳功效的沙参玉竹炖鸡汤,何首乌炖鸡则有补肾、防秃的效果,当归炖鸡汤可活血利肠,各有各的好处。
还有,有特殊补益效果的汤,可以壮阳固肝肾,太平公主被爱的木瓜通乳汤品,也很受女性朋友喜爱,吃素的人则可以挑选竹笙素品汤,忙碌又怕麻烦的上班族,平常还是要小心保重身体,趁着逛街时轻松进补,调理养身充电,不必担心过劳病。
【冬季进补三参有别】
三参,即人参、党参、太子参,三者均为冬令进补的常用中药。中医认为,参均入肺脾二经,都为益气药,具有补气健脾、益肺生津之效,常用于各种气虚下足或气津两伤之症。但三者药力有强行弱,人参为补气之峻品,可大补元气,挽救虚脱,功效显着。并能安神定志。
党参主要功能为补中益气,兼能养血,常用作人参的代用品,但其药力和缓而薄弱。
太子参补气之力最弱,故不单独用于气虚症,但其性平而柔润,无庸滞之弊,生津作用较党参为好,尤宜干热病后津伤阳亏之症。
药理分析表明,人参的主要成分是人参皂甙,党参则含蒲公英萜醇乙酸脂和木拎酮,太子参含果糖、精氨酸等。因此,若用于补气、补血、扶正祛邪等,三者均可。但少儿、青少年,以选用太子参为宜,因其无促进性早熟之弊。中年人及青壮年则选用党参较好,而老年患者多用人参,因其尚具抗老防衰及抗癌作用。
从病种上看,治疗消渴宜用人参,因其可减少尿糖,改善全身症状,而党参则相反,可使血糖升高,不宜使用。抢救危重病人,也以人参最佳,因其可回阳救逆,大补元气,一般伤阳者,以太子参为宜。肾性蛋白尿者,选用党参较为适宜。
此外,用于止咳、平喘时,可选用人参、太子参,两者均为逆肾上腺素类药,对呼吸系统疾病有较好的疗效,而党参为抗肾上腺素类药,不宜选用。所以,冬季进补选用二参时,应当对号入座,有所区别。
【冬季重进补兼调理饮食】
适当进补。冬季是进补的最佳季节,俗话说冬季进补,开春打虎此期进补,可扶正固本,培补元气,使闭藏之中孕育活跃生机,有利于体内阳气的开发,增强抵抗力,能有效预防流行性疾病及开春后的时行温病,为下一年的身体健康打下基础。
进补分食补和药补、药补不如食补,应以食补为主。偏阳虚的人,以食用具有温中、补精作用的羊肉、狗肉、鸡肉、海参等为佳偏气阴下足之人,以进食有益阴养胃作用的鸭肉、鹅肉为宜。此外,水鱼、藕、银耳等也是补阴佳品。冬季药补必须结合自己的体质病情,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辨症选药。
调理饮食。冬令热量消耗多,故应注意摄入充足的热量,使身体具有较好的御寒能力。饮食的基本原则是保阴养阳,羊肉、牛肉、水鱼、藕、木耳等都是有益的食品。肉菜的味可适当浓厚些,同时应注意摄取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白萝卜、油菜、菠菜、大白菜及豆芽等,避免维生素A、B、C的缺乏。晨起外出散步前,最好少喝点粥或热茶,以保养胃气。
锻炼身体。运动能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御寒能力: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实践证明,长期坚持冬季锻炼的人很少患外感、气管炎等病症。
冬至进补的方向
① 温性食物要多吃
立冬后进补要做好温补。
比如食用性质温和的花生红枣汤、生姜炖牛肉等。此外,冬季喝热粥也是养生的好选择。
小麦粥可以养心除烦,芝麻粥可以养阴益精,茯苓粥可以健脾养胃。
多吃一些糯米、高粱、栗子、大枣、核桃仁、桂圆、韭菜、南瓜、生姜、牛肉、羊肉等温热性质的食物。
②因地制宜
同样是冬天,西北地区于东南沿海的气候条件迥然有别。
冬季的西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肉等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的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
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
③因人制宜
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所以进补也因人而异。
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
另外,脾胃功能非常弱的人,比如平时容易腹胀、不消化的情况,也不可过用滋腻的补品,注意恢复脾胃的功能。
本文来源:http://www.0477edu.com/thread-4134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