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0477edu.com--知识百科】
空调是家家户户普遍都有的家电之一,它能为我们带来凉爽舒适的居住工作环境。但是空调使用不妥当就是发生结冰的现象,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空调结冰原因及解决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空调结冰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中央空调的制冷剂不足或过多
对于中央空调来说,如果他的制冷剂不足的话,那么就有可能出现蒸发器的压力非常的低,就会引起结冰,所以只要我们对其添加足够的制冷剂就可以了。那个是中央空调能制冷机太多了,这样子也会造成中央空调结冰的。制冷剂太多的解决办法就是要专业的人员来进行中央空调泄氟利昂的处理。
二、中央空调压缩机出现了故障
中央空调的压缩机使用的时间太久的话,就容易发生损伤或者是功率降低,所以较容易引起中央空调内部结冰。它的解决方法主要是,给中央空调添加制冷剂,看看能不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如果处理得不怎么好的话,就只能更换中央空调。
三、中央空调的蒸发器脏东西堵住
中央空调是要很长的时间以后,它的内部就会出现很多的脏东西,如果长时间不给中央空调进行清洗的话,就可能导致中央空调的蒸发器热交换减少,从而导致蒸发器它的温度非常低,而引起结冰。解决的办法非常的简单,就是定期的对中央空调进行清洗。
夏季空调温度设置技巧
1、开27℃左右最合适
当环境条件为温度25℃,相对湿度50%,气流速度0.15米/秒时,人体处于最正常最理想的热平衡状态,也就是说,感觉最为舒适,反应最为良好。
实际上,人体所感觉到的有效温度,比室内空气的温度要相应略低一些,一般约低1~2℃,即空调的送风温度虽然略为高一些,但是,人体实际所感觉到的温度并没有那么高。因此,空调的控制温度调整到27℃左右,这时人体的感觉将更为舒适。
2、与室外温差不宜过大
夏天开空调时,室内与室外的温差不能太大,一般在5℃~10℃为宜。如果温差过大,使人进出时经受气温骤变,容易患感冒等病。
夏天当室内温度调控得过低,如20℃以下,人们长期生活和工作在较低的室温中,就会引发多种不适症,有人会出现下肢酸痛、全身乏力发冷、头痛、咽喉痛、腹痛、腰酸、四肢神经痛。
3、温度调高2℃明显省电
一般情况下空调制冷时调高2℃,虽然人体并不会感觉很明显,但对空调来说,平均可省近10%的电能。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将空调的温度调控到27℃与调控到20℃相比,耗电量之比将是7:20,即将空调的温度调控到27℃可比20℃时节省电能约30%左右。
4、变频空调和定频空调
变频空调和定频空调在使用的时候温度的调节也是不一样的,变频空调在使用的时候是在打开空调最初时快速的制冷,达到设定的目标之后会保持一定的制冷量保持 室内的温度不变。而定频空调的制冷速度相比较变频空调相对的比较缓慢,定频空调在室内达到了设定的温度之后就会自动的停机节省电量来保持温度。
空调使用误区有哪些
第一误区:制冷剂一年才需换一次
很多朋友觉得空调使用了一段时间,就必须换制冷剂,这种观点是一点都不正确的。空调需要定时换制冷剂这一说法纯属无稽之谈。空调和冰箱一样是通过制冷剂来制冷的,不过由于冰箱是一个密闭型的制冷设备,所以从来不需要添加制冷剂。而空调的制冷系统是半封闭型,在制冷过程中一般多少会存在制冷剂的渗漏,所以有时它需要添加制冷剂。
每台空调制冷剂的渗漏情况都不一样,所以并没有规定特定时间,一定要用户去更换。其实使用四五年而不用添加制冷剂的空调比比皆是。
第二误区:制冷效果差就需添加制冷剂
空调的制冷剂过少和过多都会影响到空调制冷效果。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会影响制冷效果,比如房间的空间大小和空调匹数不匹配等。
第三误区:空调长时间不用没关系
空调的工作核心是压缩机,里面有润滑油。如果长时间不使用,润滑油会凝结,再次使用的时候有可能会造成压缩机卡死。
第四误区:空调房的空气不需更换
现在有许多空调都携带了负离子、氧吧等功能,许多用户觉得由这些空调制冷的空气,是非常有益于健康的。其实这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最有利于人健康的是自然的空气。在纯自然的空气里面,就含有负离子、氧气等成分。
第五误区:外机裸露需装雨篷
其实如果外机悬挂的位置好的话,是不用雨篷挡风避雨的。因为外机在设计的时候,就添加了防水、防酸、防锈功能,不需要另外的遮蔽。不过,如果经常要在太阳下暴晒的外机,最好有个雨篷。在装雨篷的时候,用户必要注意雨篷的大小,因为太小的雨篷会影响空调的热交换。
第六误区:清洗空调只需洗过滤网
在所有家用电器中,空调积尘污染是最严重的,而空调的清洗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事。有些用户自装上空调后,长年累月使用,从不清洗,直到发生故障。
本文来源:http://www.0477edu.com/thread-40992-1-1.html